您的位置: 首页 > 业界资讯 > 公司新闻
最新行动方案!事关教育!今后五年,珠海将这样做→
2023/9/21 19:51:15 来源:正顺好房

优化基础教育资源配置、

全面提升基础教育质量、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

珠海出台新行动方案!

 

近日,珠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珠海市“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教育行动方案(2023—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

 

图片

 

《行动方案》具体都有哪些重点任务?

一起来关注!

 

 

重点任务

 

优化基础教育资源配置

1.优化城乡学校布局结构。开展新一轮城乡学校布局优化调整工作,2023年8月前,以区为单位制定、完善城乡学校布局专项规划,做好未来五年区内“三所学校”(乡镇中心幼儿园、中心小学和寄宿制学校等在镇内起到核心校作用的学校)、较小规模学校(平均每个年级少于90人)及存在大班额、大校额学校的区域规划和结构调整。妥善处理好就近入学与适度集中、办学规模与教育质量的关系。支持生源不足或不具备独立办公办园条件的地区通过设立公办园分园、设置城市微小型幼儿园等形式规范办学。加强公办中小学校学位建设,逐年提高义务教育标准班额数的比例。
2.全面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对照国家、省和市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补齐学校办学条件短板。消除D级危房校舍,推进中小学校“厕所革命”,建设好乡村学校必要的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卫生健康和心理辅导场室(所)并配齐设施设备,确保到2025年学校办学条件达标。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覆盖率达100%
3.着力办好办强“三所学校”。加大人员保障力度,将省市区级名校(园)长配备到“三所学校”并配齐配强学科教师;通过跨校评聘、设立校(园)特设岗位等方式吸引优秀骨干教师到“三所学校”交流任教;加强“三所学校”校(园)长、教师培养培育培训。激发学校办学活力,加大学校经费、人事管理自主权,鼓励学校深入探索开展课程教学改革、教育评价改革。到2024年,“三所学校”办学条件全面达标,专任教师足额配备,补充、培养、培训机制健全完善。到2027年,“三所学校”功能室建设、教学设备、生活服务设施、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不低于城区优质学校;区级以上学科骨干教师比例、中小学本科学历以上教师比例、幼儿园专科学历以上教师比例不低于城区;户籍生源在区内就读的比例逐年提升。

 

图片

珠海市麒麟中学

 

全面提升基础教育质量

1.提升普通高中办学水平。做好普通高中规划,高水平办好鸿鹤中学、麒麟中学、香山中学、斗门区新高中和金湾区新高中等新建学校,依托北京师范大学育人能力提升工程,提升珠海市和风中学办学质量。以课程建设为核心,开展特色发展分类改革,遴选和培育具有人文、数理、科技、艺术、体育、语言等领域的特色学校;深入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省级示范校建设,构建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形成科学合理、全过程的普通高中学业质量、办学质量监测评价体系。组建“高中—初中”跨学段教育集团,增强高中对属地初中的辐射作用。
2.加强专业指导力量。建立城乡教研工作联盟,以城带乡开展集体教研,完善教师集体备课、校本教研等制度。建立教研员到乡村学校、相对薄弱学校蹲点联系制度。教研员5年内至少到乡村学校指导30次以上;新入职教研员3年内蹲点时间不少于1年。区教研部门每学期对乡村教师进行专项培训2次以上,每学期安排乡村教师上公开课或汇报课。继续开展学校特色项目培育和评选,指导乡村学校开发特色校本课程。
3.推进数字化赋能乡村教育。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区域教育数字化统一平台建设。强化数字资源应用,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课程数字化教材规模化、常态化应用。持续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深入开展线上线下融合的数字化学习,采用网络名师工作室、线上线下混合教研、虚拟教研、智能研修等模式,提升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推动教师管理信息化,通过大数据应用等信息化手段,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现代化治理能力和水平。

 

图片

钟凡/摄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强化校长队伍建设。改善和优化校长队伍年龄和素质结构。严格落实校长任职资格要求,制定校(园)长选拔、管理办法和评价标准。加强后备校(园)长培养力度,遴选一批城区年轻后备校(园)长到乡村担任校(园)长。实行校长城乡定期交流轮岗机制,同一岗位连续任职一般不超过12年。到2027年,45岁以下乡村校(园)长达到50%以上

 

2.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加强市、区两级教师发展中心内涵建设,大力推动教研基地、校本研修示范校、“三名”工作室协同发展。建设珠海市教师继续教育基地。开展“名优教师送教下乡”活动,每年组织不少于1000人次送教下乡。加强教师发展体系建设,制定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发展计划,建立健全梯级培养机制和聘用、考核办法。定期举办全市教师教学能力大赛,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学科竞赛活动,拓宽教师发展平台。各区应加大对较小规模学校的教师培训经费支持。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乡村学校和较小规模学校教师每学年参加区域集体教研活动的机会不少于活动总量的80%,新入职教师5年内应安排到城区学校或乡镇中心学校任教至少1年。到2025年,实现乡村学校教师学历全面达标,继续教育培训学时完成率100%

 

3.完善教师待遇保障机制。按照“两个不低于或高于”要求,依法保障教师工资收入;深化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分配制度改革,落实班主任待遇保障。深化教师职称和考核评价制度改革,在职称评定中增加教学的比重,进一步向一线教师倾斜,支持乡村中小学校按规定设置“定向评价、定向使用”教师中高级岗位。关心关注乡村教师工作生活,挖掘优秀乡村教师典型;加强乡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将符合条件的乡村学校教师纳入当地政府住房保障范围,统筹解决乡村教师开展走教、交流轮岗、支教跟岗等工作的教师住宿需求;建立乡村教师心理健康干预制度。

 

图片

张洲/摄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1.推进集团化办学改革。市级层面继续组建跨区域优质教育集团,支持市属学校和区属优质学校跨区组建教育集团,推进东西部教育均衡发展。各区加强区域紧密型教育集团建设。建立以“三所学校”为主体,镇内若干所同学段幼儿园和义务教育学校为成员的紧密型教育集团,内部在管理协调、资源共享和教育教学方面实行一体化,推进行政、人员、资金、教学、研训、资源、考核一体化管理,提升教育资源使用效益,实现集团化办学质量整体提升。有条件的区从人员配备、经费支持上向集团倾斜。将较小规模学校纳入教育集团,增强学校人力财力协调空间。到2025年底,区域教育集团内教师通过跨校兼课、走教、支教、轮岗等方式流动顺畅。到2027年,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紧密型集团内资源统筹调配无障碍。积极探索城乡共同体建设。金湾区继续推进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验区“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管理资源中心”试点项目。
2.深化教师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区域统筹、城乡一体”的教育管理体制和均衡发展保障体制,区域内中小学校教师实现系统统筹、学校自主用人。稳步推进区域内编制、岗位统筹调剂使用。推进落实《珠海市推进东西部校长教师交流工作方案(试行)》。加大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交流力度,每学年交流的校长教师比例应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校长教师总数的8%;建立骨干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激励机制,城镇学校、优质学校每年教师交流轮岗的比例不低于符合条件教师总数的10%,其中骨干教师交流轮岗不低于交流总数的20%。推进以2—3年为一周期的教师交流。
3.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紧紧抓住制订课程实施规划、实施教学改革重难点攻坚、加强科学教育和数字化赋能教学等关键环节与重点领域,推动改革落到实处。指导乡村学校探索乡土特色的教育教学模式,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丰富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内容,注重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做好与家庭教育、校外教育相衔接。指导乡村学校和较小规模学校结合小班化实际,开展差异化教学和个性化指导。加强对乡村幼儿园游戏和教育活动指导。开展初中学生生涯规划指导,积极探索普职教育融合。

 

构建良好育人生态

1.发挥乡村学校教育浸润作用。推进乡村温馨校园建设,到2027年争取创建5所以上乡村温馨校园。开展绿美校园创建,与校园规划、校园文化、教学活动相结合,力争2023年内全市75%的中小学建成绿色学校,确保2025年绿色学校全覆盖。加强乡村学校少年宫平台建设,发挥寄宿制学校全天候育人和乡村学校教育资源的独特优势,统筹课堂教学、课后服务、兴趣小组、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学校管理等,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和校园文化活动。发挥学校辐射作用,多途径宣传家庭教育理念,促进家校共育。开展城乡学校劳动教育结对共建活动,实现城乡劳动教育资源优势互补、共建共享。
2.健全特殊群体教育关爱机制。民政和教育部门定期比对困境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数据,建立档案登记管理。健全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和学习困难学生关爱教育服务体系,加强教育帮扶和心理健康服务,指导学校建立教师“一对一”帮扶制度,鼓励吸引社会资源增强工作力量。健全控辍保学常态监测机制,“一人一案”跟进,及时劝返复学。落实学生资助政策,确保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以及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落实《珠海市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2023—2025年)》,发挥区、校两级特殊教育资源(指导)中心作用,加强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双向融合。

 

提升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服务能力

1.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全面推进我市中职教育提升工程,逐步改善中职办学条件、推动中职学校硬件达标,满足高中阶段学位刚需。优化中职学校布局,集中力量在香洲、金湾、斗门各办好一所面向在校学生和当地各类学习群体的职业教育学校,开展好中职教育、职业培训、技能鉴定、中小学生职业启蒙教育和劳动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等。统筹职业教育资源对接区域重点产业、园区重点企业,落实《珠海市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建设一批紧扣产业发展方向的高水平专业,打造兼具人才培养、创新创业、促进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功能的产教联合体。

 

2.开展高校联区镇助力行动。推动和支持在珠高校与区、镇结对,着眼共促共进,找准结合点,推动形成区域高质量发展与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双赢局面。支持高校提供教育、科技、医疗、法律、人才培养、城乡规划等资源和服务。支持高校围绕“百千万工程”重点问题和实际需求进行专题研究,开展高质量的咨询服务,为地方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参考。鼓励高校深入开展蹲点式调查研究,探索形成一批实用型研究成果。支持高校师生团队利用专业优势,挖掘乡村价值,协助发展农文旅产业、发展壮大新型集体经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