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市的发展往往与宏观调控密不可分,2020年一场疫情对全国的楼市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一年政府也推出了一些楼市政策与举措,通过“无形的手”来稳定房产市场。
小易不完全盘点了一下今年各种楼市相关的政策与举措,一起来看看吧!
1月9日,珠海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与中国工商银行(澳门)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在工银澳门设立不动产登记便民服务点,这意味着澳门企业、个人不需来珠海就可办理跨境不动产抵押登记。
2月1日,人民银行、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通知》内容包括五部分,共30条措施。明确通过适当下调贷款利率、增加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等方式,支持相关企业战胜疫情灾害影响。
4月13日,珠海市政府发布了《珠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规范我市村民建房风貌管理的通知(珠府〔2020〕25号)》。《通知》中明确提出新批准的宅基地用地面积不超出120㎡,总建筑面积不超出400㎡。
4月27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与建筑风貌管理的通知》。《通知》中提出,严格限制各地盲目规划建设超高层“摩天楼”,一般不得新建500米以上建筑;超大体量建筑也需要进行备案。
4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会议中明确提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5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明确提出,非法购买宅基地、小产权房等不得办理登记。
5月22日,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再度提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7月以来,十余城从限购、限贷、限售等方面收紧调控政策,保障刚需群体,部分城市强调土地市场监管。
7月1日,珠海市自然资源局发布了关于《珠海市“烂尾楼”整治处理办法》的通知,通知中写明“烂尾楼”整治可按照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项目续建、拆除重建、综合整治、政府收回等四种方式整治。
7月21日,珠海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与阿里巴巴蚂蚁集团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正式开启探索区块链技术在不动产登记领域的创新应用先河。
7月24日,韩正房地产工作座谈会提出,牢牢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坚持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坚持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因城施策、一城一策,从各地实际出发,采取差异化调控措施,及时科学精准调控,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8月20日,重点房地产企业座谈会召开,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增强房地产企业融资的市场化、规则化和透明度。
2020年9月,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印发《“跨城通办”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正式启动广州、深圳和珠海三市部分高频不动产登记业务“跨城通办”试点工作。
截至2020年底,广州、深圳和珠海三市实现部分不动产登记高频业务“跨城通办”;广深两地可办全国不动产登记业务,实现不动产登记业务“跨省通办”。
10月2日,国家发改委就政协提案答复称,研究探索在横琴建设澳门证券交易所有利于支持澳门发展,符合自身实际的特色金融产业,推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落实好《规划纲要》相关任务具有积极意义,将会同有关方面积极参与相关工作。
10月19日,珠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对外发布《关于落实我市房地产中介机构备案和“三码公示”制度的通知》,明确要求,将进一步加强对我市房地产中介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监督管理,加大对“虚假房源”的治理力度,对房地产中介机构落实备案和“三码公示”制度。
11月25日,珠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关于进一步放宽我市人才引进及入户条件的通知》,进一步放宽人才引进范围及条件,毕业五年内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可凭毕业证和相关资料直接向公安派出所申请落户。
12月18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明确住房问题关系民生福祉,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地制宜,多策并举,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写在最后:
政府颁布房产政策是为了稳定住房交易,使市场朝着更加稳定、健康的方向发展。而今年不断放宽的入户条件,也为珠海引入了更多的人才。2021年珠海楼市令人期待!今年还有什么令你印象深刻的新政?欢迎与我们一起讨论!